在《魔鬼出没的世界》这本书里,有一个故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很聪明的科学家,叫爱德华·威滕的人身上。他拿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可厉害了!可是你知道吗,他一开始其实是学数学的,还学得特别好。可是有一次,他在考试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解数学题了,甚至不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了。
也就是说,他引以为傲的天赋突然消失了,怎么办?!
威滕慌乱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地冷静下来,他认识到自己绝不能因为失去数学天赋就破罐子破摔,放弃自己的人生。他开始尝试别的事物,也正是这次事件,让他开始迷上研究物理学。最后,他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威滕身上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假如有一天,就算我们在某个方面失去了天赋和能力,也一定不要气馁,只要你坚持努力,你就一定可以在其他方面发掘出新的潜力和价值。 魔鬼出没的世界
请先 登录或注册 后发表评论~
保存成功
图片上传完成
图片正在上传中...
音频上传完成
音频正在上传中...
视频上传完成
1. 只要可能,“事实”都必须经过独立的验证。
2. 鼓励见多识广的各种观点的支持者们对已有的证据展开实质性的辩论。
3. 权威的意见并不重要。···科学上没有什么权威,最多不过有一些专家而已。
4. 构造出不止一种假说。
5. 尽量避免过分执着于一种假设。
6. 定量。
7. 如果推理是一环套一环的,那么其中的每一环都必须是正确的(包括前提),不能仅仅是大部分正确。
8. 奥卡姆的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9. 不断的问这个假说是否能够——至少在理论上——被证伪。
引自 第十二章 鉴别谎言的艺术
识别最常见的和危险的、逻辑上和修辞上的谬误。
1. 攻击人而不是观点。
2. 权威的论点。
3. 因果倒置推理。
4. 求助于无知——声称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东西必定是正确的。反之亦然。
5. 特别辩护经常用来挽救那些在修辞上陷入很大困难的观点。(上帝的惩罚)
6. 回避问题,或是想当然地回答问题。
7. 观察的选择性。(列举有利条件,或弗朗西斯·培根“记住成功,忘掉失误”)
8. 对很少的数目进行统计。
9. 对统计特性的误解。
10. 自相矛盾。(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战略部署,对环境危机等科学项目置若罔闻;苏联人口平均寿命下降归因于社会主义失败,却从未将美国高婴儿死亡率归因于资本主义的失败。)
11. 不是必然推理。
12. 它发生在后,故而它是由前者引起的。
13. 无意义的问题。(一个无法抗拒的力作用于一个无法移动的物体会出现什么结果?)
14. 排除中间状态,或是采用错误的二分法。(“你不是热爱你的国家,就是仇恨它。”)
15. 将短期和长期对立——排除中间状态(14)的一个子集。···在我们面临如此巨大的预算赤字的时候,为什么要去探索宇宙或是探究基础科学问题?
16. 连续递推?——与排除中间状态(14)有关。
17. 混淆相关性和因果性。
18. 树靶子——丑化一个观点,使之易受攻击。
19. 隐瞒证据,或是蓄意欺骗的半真半假的陈述。
20. 模棱两可的话。(“塔列郎说:政治家们的一门重要的艺术,就是为种种行为和制度寻找新的名字,他们的老名字已被公众所深恶痛绝。”)
引自 第十二章 鉴别谎言的艺术